时评兴冀之声

为燕赵发展注入更多“绿色动能”

2021-11-30 15:34:09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过去的五年,河北以空前的力度依法铁腕治理污染,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后十位的城市由7个减少为2个。全省PM2.5平均浓度从2016年的68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44.8微克/立方米,下降34%,今年1-10月份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又下降15.9%,蓝天白云天气越来越多。(11月29日 河北新闻网)

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河北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推进全省产业格局转型升级、进一步谋划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全力保证办好“三件大事”,需要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撑与承载,保护天蓝地绿水秀的美好生态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

从实践探索到顶层优化,河北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设计正在不断完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生态保护制度列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应运而生。从标准到处罚,“严”字贯穿在整部条例的始终,旨在让全省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地治理,推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在法治轨道上稳步运行。不断完善的制度设计既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方向,也为相关部门开展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撑。

从靶向治疗到固本培元,河北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已基本建立。治理到修复,再到巩固提升,坚决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生态文明体制支撑。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到强化区域联动治理、深化联防联控联治,从强力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到实施企业分类管控,落实减排措施到“最后一公里”,从铁腕执法到建立覆盖省市县乡的完整考核体系,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常态化治理机制逐渐走深落实。高效的工作带来可喜的成绩,全省PM2.5平均浓度从2016年的68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44.8微克/立方米,下降34%,今年1-10月份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又下降15.9%,蓝天白云天气越来越多,空气质量达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从教育引导到畅通渠道,河北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民参与形式愈加丰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维护美好环境需要全民参与,成果由全民共享。《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中明确“各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和公众监督制度,向社会公布生态环境保护举报电话等监督方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便利。”实际上,公众参与生态保护与治理工作也是行使群众监督权利的体现,是对政府监督的重要补充。近年来,全省各类环保公益组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架起了政府、环保部门和群众之间的桥梁,为全省生态保护工作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基础上,河北相关部门正引导更多的人参与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志愿服务,以社会力量助力美丽河北建设,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决定着民生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民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保护好了生态环境,才能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定能变成金山银山。展望未来,河北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正立足新起点、谋划新路径、展现新作为、争取新突破,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更加充沛的“绿色动能”。(刘晨明)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