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新人观澜

张新:未成年人打赏主播,孩子“熊”还是缺乏管制?

2022-04-25 10:52: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近日,江苏苏州一未成年人在使用手机上网课之余,利用手机上的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分多次在某平台上充值,向游戏主播打赏,两天就打赏了2万多人民币,好在家长报警后,警方以监护人的身份与直播平台沟通,在提供了相关证据资料后,直播平台退回了全部充值款项。(南方周末)

自从网络直播兴起后,未成年人大数额打赏主播的事件就曾出不穷。如在2021年5月份,一未成年人70天打赏主播158万,将父母的全部积蓄都打赏了出去。对于此类未成年人大数额打赏主播的事,原因值得深究。

一些人认为,是孩子的无知、不懂事惹的祸。而孩子的背后,是家长教育监管的缺失。疫情之下,孩子居家上网课,不可避免要接触网络电子产品,然而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上网,避免其掉入不良网络行为的深坑,家长还得花一些心思。

一方面,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尤其是金钱观的教育,避免让孩子掌握网上支付密码,限制对金钱的接触。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将一些孩子不必要接触的网络功能加设应用锁,限制其使用。必要时,给孩子配置单独的电子产品,设置青少年模式,不进行任何银行卡的绑定和身份认证,并关闭一些不必要的功能。

除了家长的教育监管责任,平台的管理又是否到位合理?直播平台开放打赏功能,主要是为了激励创作者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并利用此功能增强观众和主播的互动联系。该功能的涉及群体的确是成年人,但未成年人难免会涉及接触,平台是否为防止青少年使用设置了限制管控措施?如语音识别、人脸认证等身份认定措施等。

另外,一些主播为了填满自己的钱包,刻意引导观众进行打赏,且对打赏人的态度由金额决定。这种行为完全违背了最初打赏的理念,尤其对未成年人来说是极其错误的价值导向。类似情况层出不穷,平台的监管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漏洞让一些奉行利益至上的人有空可钻?对于这种情况,应及时叫停,并严加惩治绝不姑息,封号并限制其复出,以此来起到威慑作用。

当直播打赏引起的负面新闻一次次被曝出后,这一功能也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还望平台能进一步完善身份认证以及监管措施,限制青少年的使用,家长也需进一步加强孩子兴趣和观念引导,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