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武 洁:靠什么挽回“医患互信”?

    仅10%的患者信任医生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院长于金明带来的一项华东地区30家医院医患关系的调查结果,引起不少代表委员们的关注。(《西安晚报》3月10日)

    平心而论,既然要共同对付并以战胜疾病为一致目标,医患关系其实原本应该更像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很难想象,假如同在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竟然相互猜忌、互不信任,这仗该怎么打下去,战况恐怕更将凶多吉少。同样道理,假如医生与患者不能同心协力,相互倚仗,反而出现裂隙,治病的患者,甚至打心眼里怀疑医生的诊断,对医生的治疗方案充满了不信任,诊疗效果自然不容乐观。

    事实上,“仅10%的患者信任医生”这一调查结果,其实并未夸张,也绝非故弄玄虚,耸人听闻。从当下医患关系的紧张,以及辱医伤医案频发的现实来看,其实已充分说明医患互信已降至冰点。患者对于医生的不信任,注定了医嘱的执行会被打上折扣,既要向专业的医生求医问药,又怀疑医生诊疗方案,疗效自然要打上折扣。

    而信任度的跌落,也从来不只是单向的。仅10%患者信任医生的另一面,则是医生对于患者的不信任。于是,尽管医疗诊断本身理应尊重医生出于经验的判断,为患者减轻原本不必要的大量医疗检查的负担。但现实中,为了避免陷于高发的医患纠纷之中,越来越多的医生倾向于让患者完成所有可能的相关检查,按部就班的留下书面的诊断证据,从而将医疗诊断过程中的风险最小化。而为了避免医疗风险所采取的诊疗方案,自然也很难是出于患者利益最大化的考量。然而,当医生自我保护的后果,反而是再度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与风险,也就注定将加剧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从而让医患互信不断陷入恶性循环。

    的确,很多时候,信任既然是双方之间的事情,信任的重建,似乎也只需涉事双方作出调整,握手言和即可。那么,医患互信是否也只需医患双方改变自身心态,就能改善呢?这事儿的确还不那么乐观,甚至并不完全能由医患双方的主观意愿所主导。事实上,即便医生和患者都有改善互信的良好意愿,但是,放在当下的医疗体制之下,医生收入中占比最大的奖金收入,不得不与医疗服务的收入挂钩,当患者成了客户,医生的角色本身已经不再是治病救人那么纯粹,甚至不得不从患者身上赚钱的医生,究竟凭什么获得患者的信任,显然是横亘在医患之间无法绕过的信任鸿沟,而这也才是导致医患信任危机的根源所在。

    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仅10%患者信任医生,的确还不能仅仅指望医生或患者双方的自主调适,而更需医疗体制尤其是医生收入分配制度的根本变革。正如国内一位名医所言“治病就是医生背着病人过河,双方合作无间方能成功抵岸”,期待国内的医患关系,也能早日回归这样的无间互信,而不是在另一条不归路上南辕北辙,渐行渐远。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