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守生态红线扎实打造“中国发展2.0版”

2016-08-28 13:27:01 来源:e观沧海 责任编辑:苏畅
显然,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极限的,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不应超出自然界的极限,否则必将自食恶果,贻误发展机遇。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2016年08月25日 人民网)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将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同等重要的位置,党中央、国务院与各级党委、政府构建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决心空前坚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的新策略,令人耳目一新。可见,从中央到地方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有多坚强、意志有多坚定!

当今,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在保增长、防下滑的刚需牵引下,各地政府继续延续乃至进一步强化了原有的工作思路,加强招商引资,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人为发展让路,地为项目腾空间,以人力、资金、土地、资源高额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尚未转变。在此情况下,付出巨大代价的是资源和环境,目前的增长模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能力日趋饱和,地质环境愈加脆弱,自然灾害多发、雾霾警报频传、“PX”惊魂引发的群体性环保维权事件等等,都给各地政府造成了极大的治理压力。显然,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极限的,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不应超出自然界的极限,否则必将自食恶果,贻误发展机遇。

此次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察尔汗盐湖,到青海考察期间,也多次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期的更高要求,顺势而为,顺时提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改革政绩考评体系。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不了、靠加大投入破坏环境换取发展的模式停不了,其深层原因在于一些地方官员的政绩观不够端正,现有考核奖惩体系对他们的施政难以形成有效约束。要通过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与绿色GDP理念相适应的政绩考核体系,加大对生态保护、GDP单位资源环境成本等内容的考核比重,强化奖惩措施,追究因决策失误、行政失职造成严重生态后果的官员责任,从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谋求政绩与加强生态保护的关系,正确认识实现个人价值与维护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关系,决不能把残山破水留给子孙后代,把建设人居和谐的美丽中国作为自己的使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创新保护制度。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只有把经济收益与污染补偿联系起来,才有望加强环境保护的时效性。当前我国促进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相关机制建设尚属空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两大“短板”亟须补齐。为此,必须加快推动环境成本进入产品定价体系,以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改变“清风明月本无价”的现实尴尬,让生态保护的“牺牲者”成为受益方。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拓展全民环保教育。政府是生态保护的主导者,忠实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对全社会具有巨大引领作用。政府在率先垂范、执行环保法规与制度的同时,要着力提升环保教育的时效性,积极拓展全民环保教育。要切实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传播的作用,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使网络、动漫和文字、影视相结合,制度化、多元化、系列化地进行全方位、持久性宣传;拓展宣传内容,从一般性的宣传向深层次宣传转变,从普及法律法规、普及科学知识向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转变,从而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素养,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对企业、社会等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的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只要我们紧守生态红线,释放生态资源蕴含的庞大生产力,促进环保和发展良性循环,必将为“中国发展2.0版”增添红利,带领人民走向一个“美丽中国”!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