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观沧海】河北梆子要在传承创新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2016-09-30 11:38:51 来源: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贾东亮
河北梆子是我们河北的传统艺术,需要一代代传承和发展下去,在创新发展中激发艺术活力。

    文丨刘凤敏

    “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就是不让外甥去。不让去,也要去……”每次听到这熟悉的童谣,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在农村看的梆子戏时的那丝温暖……

    梆子腔是我国传统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其实,小时候看的《宝莲灯》《秦香莲》《蝴蝶杯》《杜十娘》《钟馗》等梆子戏,都是河北梆子,声腔高亢激越、苍凉悲壮、酣畅淋漓,唱词通俗易懂,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百姓喜闻乐见,可谓中国梆子腔的“一方诸侯”。

    实际上,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在剧种方面,河北梆子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当时河北梆子科班和戏班遍布河北各地。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逐渐走向衰落,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几乎濒临灭绝。新中国成立后,河北梆子开始全面复苏,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导思想舆论、传播文化教育及在国内外文史研究和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北梆子已蔚成全面复兴的局面,而这个时期正是我的“小时候”,当时看戏看的是个热闹,因为我们小孩根本就听不懂戏文,更不想去探究唱戏人唱的什么。现在想来,舞台上的那些小丑、小生、武生、花旦、彩旦、老旦、刀马旦,在岁月风尘里留下的、存在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结?

    改革开放以后,在各种现代艺术形式的冲击下,河北梆子演出市场逐渐萎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变化、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大众传媒的不断丰富,群众艺术欣赏取向出现了多元化多样化的新变化,河北梆子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目前,河北梆子演出市场低迷,活动阵地逐渐缩小,过去那种动辄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演出组的演出场面已不复存在,院团生存维艰,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加之河北梆子艺术形式古老,唱腔难度大,不利于普及,导致受众人群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由于戏曲学校艺术生学费高,培养周期长,毕业生就业面窄,导致专业招生难、生源少,一些颇有造诣的艺人因年事已高,或逐步退出舞台,或相继谢世,积累一生的绝技难以传承,河北梆子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危机,等等。由此可见,传承保护河北梆子已是当务之急,创新发展河北梆子势在必行。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2006年5月,河北梆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和传承河北梆子发展提供了有力契机。要立足民俗传统,把握自身特色,坚持研究、保护、传承、创新并重,健全保护传承体系,突出集中抢救保护、剧目精品建设、原生态保护、专业人才梯队建设、观众人群培育等重点,比如有计划地开展河北梆子剧种的文化生态及濒危状况的调查研究,推进相关搜集、整理和研究工程,组织编纂出版艺术专著,以文字形式完整系统地保留下来;开展抢救性录制传统剧目,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河北梆子剧种数据库,使其在保护中得以传承;立足于文化传承,着眼不同层次人群的欣赏口味,将河北梆子的传统文化元素与时代主题紧密结合,融进现代音乐元素,增加剧目的观赏性,打造一批“接地气”的剧目精品;设立河北梆子等艺术发展基金,加大保护传承资金投入力度,解决基层文艺团体发展资金缺乏的“顽症”,推动河北梆子等戏曲演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等,使河北梆子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的光彩。

    创新,是戏剧艺术发展不竭的动力,无论是剧目还是舞台表现形式的创新,都应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创新。戏剧创新的源泉来自于人民群众,来自于丰富的生活土壤,而戏剧艺术的生命力恰恰在于人民群众对艺术的喜爱、参与和传承。在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的今天,唤醒人们的文化乡愁,让人们记住乡音,关键是要实施有力策略,保护和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基层群众欣赏戏曲的现实需求。河北梆子是我们河北的传统艺术,需要一代代传承和发展下去,在创新发展中激发艺术活力。当然,创新并不是只演现代题材,传统剧目的创新同样大有文章可做,关键要看有什么样的精神内涵,是否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是否与时代同行。

    值得一提的是,9月28日起,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已经在石家庄拉开帷幕,包括河北梆子在内的32场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将相继亮相,每天都有好戏上演,为观众奉上丰盛的戏曲大餐。让我们期待着,通过这次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吸引到更多的人走进河北,更希望河北梆子在更大的舞台展现其独特魅力,在创新发展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走得更稳更远。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