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梆子腔 血脉里的乡愁

2016-10-13 17:36:5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瑾
不知从何时起,家乡的梆子腔留在了尘封的记忆里,留在了老人回忆里。但不管过了多少年,不管走了有多远,总有一种东西存在于血脉中。

    从9月28日至10月19日,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石家庄举行,来自全国11个省、区、市的21个剧种、32台好戏轮番亮相,让广大戏迷一饱眼福。(河北日报9月30日)

    当《子弟兵的母亲》《百合岭》《牺牲》等高亢激昂,苍凉悲壮的梆子腔唱响在石家庄剧院,当一台台精彩纷呈的《高腔梆韵唱盛世》让省会老少戏迷过足了瘾同时,不知有多少身在异地的燕赵儿女看到这样的消息,会在心底激起层层涟漪,那久违了的再熟悉不过的梆子腔,搅动了多少人的血脉乡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多是听着看着河北梆子长大的,那个年代文化比较匮乏,没有电视没有流行音乐,过年过节、农村庙会等都会搭台唱戏,虽然唱戏的演员很多是业余的,但只要婉转悠扬梆调一起,就会勾起很多人的戏瘾,大人看门道,小孩看热闹,家门口上看大戏曾是那个年代最记忆深刻的事了。

    不知从何时起,家乡的梆子腔留在了尘封的记忆里,留在了老人回忆里。但不管过了多少年,不管走了有多远,总有一种东西存在于血脉中,那便是乡愁,这种乡愁不是记忆中家乡的古树、小桥或味蕾上的美食,而是能唤起家国情怀的文化乡愁,这种文化乡愁便是曾根植于儿时记忆中的梆子戏。

    河北梆子为何能勾起我们乡愁记忆、唤起我们乡愁情感?说起河北梆子不得不提一个故事,1945年秋,冀中军区举行抗战胜利祝捷大会,会后演出河北梆子《打渔杀家》。出席祝捷大会的朱德总司令问冀中军区司令员孙毅:“你是河北人,可晓得河北梆子为啥这样激昂铿锵?”孙司令一时答不上来,朱总司令说:“那是因为历史上你们河北屡遭外族入侵,老百姓心里憋着一口气,他们不屈服,要反抗,所以唱戏都是喊出来的。正所谓自古燕赵多豪杰,胸中不平就吼高腔啊!” 一句吼高腔道出了多少燕赵儿女爱家卫国的豪情。

    不管是流传至今的《大登殿》《杜十娘》《斩子》《教子》《蝴蝶杯》等,或是拍成电影的《宝莲灯》《哪吒》《钟馗》,还是《子弟兵的母亲》《百合岭》《牺牲》等近年来创排的弘扬主旋律的河北梆子新作,那高腔激昂,苍凉悲壮,高亢处如春雷炸响,低回处如行云流水的梆腔,喻古讽今,反腐肃贪、缅怀先烈、生态故事等,唱出了燕赵儿女的精气神,这些都来源于人民群众丰富生活内涵,和燕赵大地深厚文化土壤,来自于几代人传承中的创新,也因此独具燕赵精神的河北梆子得以传承光大,深受国内外观众好评。

    百姓看大戏,政府来买单,这是弘扬传承优秀戏曲文化的一次大检阅,是建设文化强省的一个创举,更是覆盖范围广、规模大的一次大型政府公益文化惠民活动,作为燕赵儿女惟愿河北梆子发扬光大唱响五洲。

    (作者:魏金改)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