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热下的文学冷思考

2016-10-16 16:06:50 来源: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董子磊
回归文字的灵动与纯净,收获心灵的净化与淳朴,是一种享受,是一件雅事,更是一件幸事。

    文|于海新

    在一片对阿多尼斯和村上春树的猜测声中,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爆冷地颁给了以美国摇滚、民谣歌手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鲍勃·迪伦——一位跨界文艺家,一个代表性的现代游吟诗人。仅两个小时,多家网站相关书籍就上升至销售榜榜首,且大部分已售罄,只可接受预定。

    “文学热”再次席卷神州大地,一时“洛阳纸贵”,广大读者“躁”起来了,文坛霎时热闹非凡。这股“文学热”不应算一件坏事,但也不能定义为一件好事,至少放在时下冷寂的文学阅读环境下如此。

    细咂之下,这种饥渴式的购书行为和由此显露的对“诺奖”作品的迷恋和追逐,正折射出当下国民阅读的浮躁性和功利性。还记得曾追风买过的莫言文集吗,多少人将它束之高阁?还记得屠呦呦的“青蒿素”引起的古医书热吗?“诺奖”招牌下,不乏拥趸者。这种跟风式的阅读,不仅放逐了阅读的本真,也有悖于阅读的本义和情怀,空余附庸风雅的盲从和虚无缥缈的谈资,这样的狂热恐与书香无关,与文学无关。

    国民对文学的狂热能持续多久?“诺奖”的节点性躁动能否挽救冷清的文学市场,改变国人的阅读习惯?答案你我心照不宣。在“诺奖”退烧后,我们需要更趋于理性的思考,国人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氛围?

    精神滋养更胜功利实用。在一片“中国文学唱衰论”中,坚挺起来的是新的“读书有用论”。这种调调使读者的选择更趋于功利性,书架上的“厚黑学类”“营销学类”“教辅类”等种类的书记往往成为抢手货,而“国学经典”“诗词歌赋”却备受冷落。当然,每个人的选择权利都应受到尊重,职场人士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技能、创造更好的生活当然无可厚非,但这种读书的功利化,进一步蚕食了中国人读书的动力,而且一味追名逐利,忽视精神滋养,会让我们的生活变成一种物质发达精神畸形乃至退化的生活。

    警惕阅读过度“娱乐化”。近些年,世俗、娱乐的潮流开始冲击文学市场,阅读的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方面不少人口口声声说“没时间阅读”,一方面热衷于娱乐化的碎片信息和文学作品,而这种阅读方式之于传统阅读,就像快餐之于正餐,长此以往,必将“营养不良”。掌阅科技与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共同发布的《2015年国人阅读数据报告(上半年)》显示,47%的阅读用户目的是打发时间,而将阅读视为精神给养的只占28%。这种“娱乐化”若过度膨胀,必然导致人们的审美取向感官化,价值取向虚无化。警惕过度“娱乐化”也是国人阅读当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信息浪潮的裹挟下,一杯茶、一本书的悠然心境愈发难得,但文学能够丰富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更具现实意义。回归文字的灵动与纯净,收获心灵的净化与淳朴,是一种享受,是一件雅事,更是一件幸事。“诺奖”带来的“文学热”的急剧升温固然可喜,但如何让这种热度保持一种理性状态,并化为文化滋养孜孜不倦的内在动力,更值得我们思考。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