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堂吉伟德:“喘息服务”彰显公共服务的高度人性化

2020-01-03 10:40:1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2018年,北京首个“喘息服务”试点在丰台区启动——专业机构照料部分老年人,政府买单,让长期照护老人的家庭成员得以“喘息”。近日,丰台区启动第二期“喘息服务”,预计将为1000名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服务。目前,这项新服务已经在北京多区布局,未来将全面推广。给老年人的看护者“放个假”,成为北京养老服务的新生事物。(1月1日《新京报》)

近日,一位朋友的母亲患肺癌医治无效去世。开追悼会那天看到他,人憔悴得不成样子,深度的黑眼圈和无比粗糙的皮肤,布满血丝的双眼和无精打采的神色,让人无不动容。从初次诊断为癌症那天开始,他每天过着从家到医院再到家的单调生活,看着自己最亲爱的母亲,受到病痛的折磨而无以替代,那种感受如同刀割一般。无微不至的临终关怀拉长了存活的时间,也让照料者倍受煎熬,“照料起居和打破生活节奏,身体上的劳累还承受得住,主要是精神上的折磨让人难以消受。”

“如果再拖一段时间,我估计自己都会住进医院而成为被照顾者。有的时候,真想有人替几天,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哪怕仅仅是一天,让我远离那个环境,缓冲一下也好。”据我了解,他家里经济条件不错,整个治疗过程聘请了两名专职护工,奈何其母亲对他的依赖性太强,不在身旁陪护一刻都不消停,喘息的机会自然就少了。这种状况是很多家庭的缩影,照料和看护家中的老人或病人,单调而重复的生活让很多人也出现了“身心疲劳”。居家养老的大背景下,这些看护者的境况同样值得关注。某种意义讲,这既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对于这群人,浙江省大爱老年事务中心理事朱秋香把他们称为“隐形的病人”。因为长期照料或者看护老人,看护者往往会出现各种精神上的疾患,最后甚至到情绪崩溃的境地。2015年,A君亲手杀死了相伴42年的妻子。随后他试图割腕自杀,追随妻子而去,但没有成功,只能带着深深的愧疚向警方自首。在“超老龄化社会”的日本,因不堪看护之苦而发生的“看护杀人”事件,正接二连三地上演。在国内,杭州女子照顾老年痴呆症妈妈9年后,她自己则经历了失眠、崩溃、抑郁的无限痛苦,回想照料母亲的那几年,她把很多细节都忘了,只记得自己“整个人要快疯了”。

“久病床头无孝子”,个中的滋味并非单纯的道德说教那般轻松,在强调道德之余给予这些“隐性病人”以人性关怀,应是公共服务的应有之义。通过政府购置服务的方式,让专业机构阶段性替代照料,给那些长期照料老人的看护者短暂放个假,使他们免于处在情绪懈怠和精神崩溃的临界点,这种虑及多方利益的做法具有兜底功能,也是公共服务前瞻化、人本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体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7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从1.31亿人增加到1.58亿人。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3%。老龄化的趋势还将继续并将步入“超老龄化社会”,受护工数量短缺,家庭经济负担难以承受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养老模式还得以家庭照料为主,通过提供“喘息服务”给老人看护者“放个假”,已然超越了公益事业的范畴,而成为关乎民生民利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

尽管“喘息服务”作为新生事物,其内容和边界也有待探索,构建一套比较成熟的规范体系也尚需时日,但目的正当性无庸置疑,方向与思路也值得充分肯定。这种高度人性化的初衷需要坚持,期待在摸索与总结中,去不断普及和推广,最终成为一项惠及全社会的良策善举。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