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守好燕赵文化的历史“根脉”

2021-06-25 16:02:16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故郡遗址,位于行唐县南桥镇故郡村北。两千四百年前,一支神秘的白狄族群,一列豪华尊贵的车马,从遥远的晋陕高原东迁太行山东麓,在大沙河畔的故郡停下流浪的脚步,留下一段古老传奇,写下一曲壮烈之歌。(6月24日河北新闻网)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文化是一种巨大持久的精神力量和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文化之美,在于和而不同、各美其美,中华文化之生命力也在于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站在大河之北看中国,古老沧桑的燕赵文明随着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不断演变,保护和传承好燕赵文化,就是守护住历史的“根脉”,记录过去的辉煌、今天的成就、未来的希望。

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坚韧生命力、伟大创造力、深刻影响力,这是我们牢固树立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气。“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河北独特的地理环境养成了极具北国特色的文化气质,历史上曾生长、游历于此的思想家、文学家如高适、杜甫、范仲淹等均在河北留下了宝贵诗篇佳作,为中华文化积累作出贡献。而以西柏坡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也已经深深融入燕赵文化的血脉,成为鼓舞和激励河北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谋划坚定的发展蓝图,需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为支撑,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卑不亢、蹄疾步稳。

传承文化基因。文化基因融于血脉,是擦不去、抹不掉的精神图腾。文化基因不仅影响个人的形象气质,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制度认同、道路选择。古老的燕赵文化塑造了河北人民慷慨豪迈、敢打敢拼、忠义尚侠的精神气质,演化成极具燕赵特色的文化符号。传承文化基因,彰显精神标识,教育是基础和根本。要从娃娃抓起,使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与各个环节,让孩子们既学习好传统文化,也能回归初心,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景的坚定信心,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创新文化发展。文化不应是固守往昔的“一池死水”,而应面向未来不断开拓“源头活水”。正因如此,曾经冷门的“国学”逐渐走到聚光灯下,成为时下的“热门”。关注,不代表可以喧哗浮躁,而要在辨证取舍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取向,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匹配,推动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在河北,引水大沙河,恢复青山绿水,修整道路,围绕遗址发展富民产业,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区、自然生态游憩区,带动乡村振兴……历史的潮起潮落,在奋力求存求变中演绎着波澜壮阔。

文化,以文化人,大道无形。守好燕赵文化的历史“根脉”,要认清文化保护的现实需要,探索文化发展的创新制度,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河北“软实力”,推动燕赵大地成为高质量发展大局下的文化热土、人文高地。(宋鉴)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