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网言网语

让“新农人”唱响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欢歌

2022-04-29 11:50:58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硕士农民”刘沈厅经营着两家家庭农场,土地规模超200亩,年收益约200万元。在刘沈厅看来,作为一名新农人,就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帮助整个产业的发展,他创新应用科技设备,联动高校打造产学研示范基地,还开发数字农业服务平台。他说,未来希望更多的有知识、爱农业的青年在乡村发展中发光发热。

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吸引了各类人才想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这些人才中包括了一批有别于传统农民的新农人群体。就如刘沈厅一样,新农人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他们是高素质农民群体的一部分。

新时代乡村振兴需要“新农人”。培育和发展“新农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是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早在2017年,农业部出台了《“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018年以来,中央又连续出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文件和规划,形成了系统的战略布局。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农村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持续增长,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0年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1010万人。2019年全国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约32亿人次,营业收入达8500亿元,直接带动吸纳就业人数1200万,带动受益农户800多万户。新农人对农村有着热忱的情怀,他们把自己的事业融入到农村的发展之中,把农村的广阔天地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大舞台。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创业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书写了绚丽人生。

培育“新农人”,要立足发展实际,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目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加速期。基于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现实需求,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向规模化发展的需求,伴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技术日益广泛进入农业领域,现代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将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群体。对于新农人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精准锁定对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大政策扶持激励更多的“新农人”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如,取消对城里人进入农村从事农业的政策限制,让他们能够同等享受发展农业的各项扶持政策。让农民进城、城里人下乡成为一种常态。此外,新农人从事的规模化现代种养业,生产性基础设施、融资和保险、社会化服务是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瓶颈,应瞄准其主要政策需求,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支持。

农村是一个非常广阔的舞台,是“希望的田野”。希望在乡村振兴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刘沈厅”回到家乡,到最需要的岗位和最艰苦的地方去,带领更多的“新农人”一起追梦,唱响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欢歌。(李秋梅)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