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网言网语>>

莫让“洗稿者”挤压原创的生存空间

2021-01-27 17:57:1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王兴称自己写的文章再次被“洗稿”了,同领域的自媒体博主将他文章中的语句调整后,改头换面又发了一遍。王兴的遭遇并非孤例。2021年1月初,记者经过连日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仍存在“洗稿”生意链,“人工+机器”的双轨“洗稿”模式,使诸多原创文章被“拆解拿走”。(澎湃新闻)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自媒体为了抓住观众眼球可谓是耗费苦心。其中不乏有些人“耍小聪明”,复制粘贴制作爆款文章,轻松通过了自媒体原创平台的审核,赚了不少快钱。打开搜索引擎搜索“伪原创”,5元代洗稿、免费ai伪原创工具、智能伪原创采集工具比比皆是,难道制作“原创”变得如此的轻而易举?

说到“伪原创”,就不得不谈到“借鉴”。两者虽相似,界限却不容模糊。在新媒体信息时代,许多作者免不了“站在巨人肩膀上再创作”,但是一味的“拿走主义”,观点没有原创,思想没有提升,就变成了抄袭。试想,原创者含辛茹苦撰写的作品,仅仅被剽窃者拼拼改改就炒成了“爆款文章”,赚得盆满钵满,原创者却在维权上步履维艰,长久以往,谁还愿意“做冷板凳”生产原创优质作品呢?

若想打破“低成本伪原创”的魔咒,说到底还是需要培养全社会对原创的敬畏。抄袭是无法成为制胜砝码的,在中国越来越重视版权、原创者维权意识增强的大环境下,有“干货”的自制内容才是“吸睛”的关键点。

一方面需要原创者俯下身子,贴住大地,创作揭示生活本质的作品。对于创作者来说,即使在“流量渐欲迷人眼”的时代,也要紧紧把握住“内容为王”的脉搏,才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另一方面需要社会呼唤原创精神,敬畏原创作品。在多元化的语境下,互联网信息优劣冗杂。加上大数据算法不断进步,“伪原创”的伪装更真假难辨。为了保护原创热情,还需要破解“维权难”的问题。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提高违法成本,才能让“伪原创”无处可藏,让原创者安心创作。

高质量的原创作品和大力度的打击力度,一定能让原创精神不断汇聚,成为时代的主流。(王晨)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