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周志宏:“博士当中小学教师”也是教育之需

2021-11-12 09:53:5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2010年,李毅博士毕业成为教师,教过高中数学、高中化学,教小学一年级还是头一回。在她看来,与高中比起来,小学的教学难度一点儿也不低。“教高中生,难的是讲清楚知识的生成过程,分析清知识点的逻辑;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你得让课堂足够有意思,让孩子们能够坐得住。”(11月9日 北京晚报)

进入招聘旺季,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出现在中小学校园应聘者行列中,其中不乏清华、北大等名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而,有人觉得,博士到中小学任教是一种人才浪费;有人觉得中小学也需要高学历人才。有专家则表示,教育的复杂性远远高于其他很多行业,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参与;高学历人才进入基础教育行列能促进教育发展提质。

调查发现,北京大多数中小学,“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几乎是教师入职的基本“门槛”。各中小学公开的教师信息中,博士学历的教师也不在少数。仅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教职工就有100余人,其中不少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

李毅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玩乐中注入了很多知识点。比如,将高中阶段的原子、分子知识提前介绍给一年级的孩子。“不能小瞧孩子的理解力。”李毅说,只要方法得当,小孩子也能听得懂。当然,这些知识都经过了她的“降难度”处理,她还努力将其他学科的知识纳入其中。几个月过去,李毅开始慢慢摸出了一些小门道,课堂要多提供互动体验;使用小红花、小贴纸作为奖励,引导孩子们自觉维护好课堂秩序;在语言上,也要与低龄段的孩子实现同频。

在李毅看来,博士得到的系统学术训练、培养的学术研究态度,都成为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孩子们想要做科学家,李毅告诉孩子们,做科学家需要一份执着的心、坚忍的意志和品质,在研究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孩子们也更有共鸣。从教这么多年,李毅越来越觉得,作为教师,学历不是最重要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才是。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孙鑫博毕业第二年,就被广渠门中学委以重任,带高三毕业班。高三学生,学业压力大,心理负担也大。孙鑫博既是学生们的老师,又是学生们的朋友。空暇时间里,除了帮助学生们进行学情分析,她还是学生们最好的倾听者。面对那些在卸下防备、坦露心迹的孩子们,她总是给予温柔的劝解和耐心的陪伴。在孙鑫博看来,博士毕业当高中老师,一点儿都不浪费,特别是在博士阶段的学术训练,为耕耘一线教学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不过,博士学历当老师也不是百分百的加分项。因为,有的博士生并非师范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教学理论、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如何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转化成学生需要的东西,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保持终身学习的开放心态,不断完善自己。

博士当中小学教师,既不是人才浪费,也不是大材小用。而是教育之需。有专家表示,教育的复杂性远远高于其他很多行业,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参与。中小学教育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博士进中小学当老师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的正常社会现象,与当下大学生就业的状况有直接关联。近年来,我国博士教育稳步扩招,尤其是2017年之后,每年扩招近万人,博士毕业生的人数也大致呈稳步上涨的趋势。如此一来,不仅是中小学,大多数行业的从业人员总体学历也都有所提升,这是一种渐趋普遍的现象。

也正因为如此,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不能搞“唯学历论”,应该综合考虑教师的能力、品德等各方面因素。从教师自身来讲,博士进入中小学,也不能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而是要尽可能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用自己学科知识功底和研究能力,引导学生走进更广阔的世界,进而促使自己不断成长;中小学在引入更多高学历教师后,要在管理、评价体系和机制上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为他们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让他们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中小学教学相结合,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尽可能地发挥出他们的潜能。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