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慷慨歌”,正气弥六合

2010-07-04 12:57:5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在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和河北新闻网领导的开明和大力支持下,在忐忑不安的期待中,我们的慷慨歌时评频道终于如期问世了。

    当激越、沸腾的黄河壶口瀑布为背景的顶图蓦然映入您的眼帘,当“立于燕赵之野,心系天下黎庶,登高而呼,慷慨而歌,助推时代进步”的主旨语叩响您的心扉,你的初始感受是怎样的呢?

    里面的一个个栏目设置,虽暂时不够规整、完善,但毕竟,有了一块破土而出的我们自己的嫩芽,只要悉心浇灌,就会繁花似锦,只要假以时日,就会春色满园;这块地盘也是您的,我们深深懂得:不断惠稿、精心奉献良篇佳构的您,才是这里的真正主人,而我们慷慨歌时评频道的编辑,则会甘心情愿做您的勤务员和拼盘师。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内心的期许。

    《隋书·地理志》有云:燕赵之地“俗重气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燕”。“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当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重申这句对河北这块热土的经典性概括的时候,既是对此地民风民俗、地域风骨的表述和确认,更是对河北人直言敢谏、大勇大义性格的由衷赞美。从韩愈上溯至秦,及启后迄今,燕赵无论在历史沿革上位居边陲蛮荒之地,还是拱卫京津之要冲,河北人都以自己的勤恳和胆气,血汗和性格,在汗青史册上留下了深深的个性烙印。

    流传千古的“图穷匕首现”,一度曾被意识形态的强横,解读为对明君的阴鸷行刺,是小人行径;但当历史观在开放世风的浸淫下渐趋步入正轨,荆轲(籍贯河北易县)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谁能否认这对暴虐国君的奋然一刺,不是视死如归的惊天义举呢?史官们大笔一挥,将“贞观之治”的功劳悉数归因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上,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没有唐朝、大概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谏臣魏征(籍贯河北晋州,一说馆陶)屡次三番,犯颜直谏,刚刚登基不久的皇帝能否不得意忘形,谁又能遽下定论呢?说荆、魏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历史,并不为过。古燕赵之地,类似的慷慨之举还有很多,如“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的邯郸游侠,有“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猛张飞,有刺配沧州道、雪夜上梁山的好汉林冲,有血染沙场、舍身报国的狼牙山五壮士,以及名将乐毅、神医扁鹊,以及赵匡胤、曹雪芹、关汉卿、祖冲之、张之洞、李大钊……古往今来,唱出了一曲又一曲激烈、高亢的浩浩燕赵之歌。

    时光辗转到如今,我们举世瞩目地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科学发展”理念,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力图恢复昔日中华盛世的荣耀,更需要发扬中国知识分子“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更需要找到并接续上燕赵风骨的精神内核,心系民生,襟怀天下,大胆建言,抨击时弊,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党和政府,祖国和人民要求于我们的道义担当。由此而言,慷慨歌频道的问世,实在是感天应地、应运而生。环境不同了,时代在进步,我们应当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历代专制政府人为为“慷慨之士”制造出的悲怆和悲凉狠狠擦拭去!这也是我们敢于起名“慷慨歌”,而不担心她不讨喜的缘由所在!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籍贯河北乐亭)改自明杨继盛联而成的这句话,道出了铁血丹心知识分子的沉甸甸的使命感。“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让我们拿出浩然正气、犀利笔锋和道德良知,在这块“天赐我也,机运莅临”的园地里埋首耕耘、大声鼓与呼吧。作为编辑,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办好“慷慨歌”,让正气、正义之歌持续地回荡在苍天厚土之间,以努力推进我们这个多灾多难民族的民主与进步,“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公平与正义,以及安宁与和谐。

    您对我们频道有什么期望,有什么祝福,有什么观感,有什么办好频道的锦囊妙策和善意告诫,尽请告知,我们会虚心听取,以利于我们聆听教诲,对照改进。

    衷心感谢您的关注和参与!感谢广大专家顾问、作者、网友和评论、杂文界同仁的守候、瞩目和无私支持!

    慷慨歌时评频道,会背负理想,以坚毅的姿态,与您一路同行!

    

                                     慷慨歌时评频道 霍骋远

                                         2010年7月4日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