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不喜欢”的书

2016-11-16 10:20:12 来源: 责任编辑:金林
著名作家张立宪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读的一类书,但千万不要局限于此”。如果知识“喜欢”什么就读什么,那就必定会被兴趣“牵着鼻子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典上指出:“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读书,无疑是被公认的一种学习有效方式。

    然而,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处在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习惯于手机、平板等接收信息,用于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如果读书,当然要自己“喜欢”的书。以此推断,如果还要用这本就不多的时间去读自己“不喜欢”的书,那真是岂有此理?

    但事实是,对很多人而言读“不喜欢”的书,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如,我们有的同是喜欢读消遣性的书而不喜欢读知识性的书,结果书读了不少,却没什么实质收获,知识水平没有多大的长进。可见,从扩大知识面,提升能力素质上来说,读点自己“不喜欢”的书还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读书是要有兴趣的。《礼记》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不兴其义,不能乐学。”意思大概就是说:“对某一门技艺,如若不感兴趣,就不可能用心投入去学,学了也难以达到目的。所以,古往今来,大凡学有建树者,无不对自己的术业知识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是,兴趣固然重要,却只能是走向成功的条件之一。著名作家张立宪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读的一类书,但千万不要局限于此”。如果知识“喜欢”什么就读什么,那就必定会被兴趣“牵着鼻子走”。只去读自己“喜欢”的书,而冷落了自己“不喜欢”的书,甚至偏爱上那没有多大价值的书(比如网络小说),结果,势必会养成“偏食症”,导致知识结构“营养不良”。我看要医治好这种“偏食症”,还是要读点自己“不喜欢”,但又实在管用的书。

    当然,要真正能读点并读好自己“不喜欢”的书,首先要决心和毅力。鲁迅先生曾就这个问题说过一句很中肯的话:“非啃不可的书要硬看,要用一股子“咬劲”强逼自己去看”。对于我们部队干部而言,这种“不喜欢”但又非啃不可的书,还是很多的。比如,各种理论书籍、各种规定等,这些书对我们工作的开展是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的。因此,即使我们再不喜欢,也一定要耐着性子,去读一读,时间久了,定会大有裨益,甚至有可能培养出兴趣。其次,要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很多,各有不同,因人而异,重要的是有效。常见的阅读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清初陆世仪提出的“走马观花”法,先“观其大意”,选出合适的内容再精读。二是著名教育学家夏丐尊提出的“放射阅读”法,从思考研究问题的圆心,向四面八方去探寻。三是有些人主张的“比较学习”法,把不同观点的书和文章放到一起,比较着读,高低一目了然。四是老舍提倡的“快速浏览选择记忆”法,主张读得很快,捡最重要、最有用的记,我觉得这是个比较管用的方法,比较适合用来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再说了如果都记住还要书干嘛呢?当然,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各人有各人的喜好,无论那种方法,只要选择合适自己的就是好方法。(驻秦部队干部 张建龙)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