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石家友:公权怎样跟公民打交道

    南京邮电大学大二学生段国超申请“房叔”的工资总额一事,有了下文。10月30日,段国超收到了广州番禺区财政局的告知书,“不属于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10月31日新京报)

    这么一个结果,我想不仅是段国超,很多人恐怕都会感到是意料之中的。就在前不久,湖北三峡大学学生刘艳峰申请公开“表哥”工资,得到的答复与此异曲同工:“不属于陕西省财政厅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看来,公开公职人员特别是官员的工资等财产、收入事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我无意讨论官员的工资有没有公开的必要,以及能不能公开。我感兴趣的是陕西和广州番禹方面,对两位大学生也是两位公民申请的回复。陕西财政厅回复件的开头说,“刘艳峰同学:你的信件,我厅已于2012年9月3日收悉,谢谢你的关注。”末尾写的是,“祝你学习进步!”很显然,这是“顾左右而言他”式的穿靴戴帽。广州番禺区财政局的答复则显得一副公事公办的派头,“如果不服本答复,可以在收到告知书60日内向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3个月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们常见的“不服,你告去!”的架势。

    从这两个政府部门对公民申请事项的答复中,我们不难体味,相关公权机构还没有学会跟公民打交道。换言之,他们硬邦邦、干巴巴,或者答非所问的回复,透露出的是一股子傲慢与偏见。

    政府部门及其人员,尤其是其中执掌实际权力的各级官员,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跟公民也就是社会公众打交道。近年来,各级机关设立了新闻发言人、网络发言人,开展了在线访谈,其实就是在尝试着更有效、更直接地与公民打交道。但不客气地说,很多公权中人,还没有掌握跟公民做沟通、打交道的要旨,就是态度要真诚,用语要谦逊,说话要实在。

    公权跟公民打交道,本质上就是人与人打交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为人处世。人与人之间交往交流,最要紧的就是真诚、谦逊和实在。能不能做到真诚、谦逊、实在,决定着打交道的人之间能不能“处”下去,也折射出打交道的双方的起码素养。而在我看来,公权与公民打交道,态度要更真诚,用语要更谦逊,说话要更实在。这不仅是起码的礼貌问题,更关涉到公权施政能不能取得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的问题。

    回过头来看前述两个回复。如果陕西省财政厅能够不厌其烦地引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具体条文,而不是“谢谢你的关注”、“祝你学习进步”之类无关痛痒的客套话;如果广州市番禺区财政局能够明示“你依法享有如下权利:收到告知书60日内向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3个月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不是硬邦邦地“不服本答复”将如何如何,意思还是那个意思,但申请人和社会公众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而这样的感受,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民对公权的素养乃至公信力的基本判断。

    今天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究竟应该怎样跟公民打交道,是所有公权机构和权力者不能回避的课题。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