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竞写】一纸手术室“遗书”背后的医患困局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05-12 15:36:49 责任编辑:霍骋远

    “如果手术出了意外事故导致病人死亡,必须由院方最低赔偿30万元;赔偿未到位,尸体坚决不出医院大门……”近日,一纸湖南汨罗市人民医院流传出的病人“遗书”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在近年来医患纠纷频繁升级的背景下,这封“遗书”再次拨动了社会对于医患纠纷的敏感神经。

    一纸“遗书”写了什么?

    5月11日,记者来到处于舆论漩涡之中的汨罗市人民医院进行调查。在事件发生地——汨罗市人民医院医疗大楼8楼手术室外,记者透过玻璃门看到,几名身着蓝色手术服的医务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术前准备工作,一位护士正在叮嘱患者手术注意事项。一名外科护士告诉记者,“医院要求我们一如既往地对待患者,不能因为这件事而影响工作。”

    在汨罗市人民医院,记者看到了网上流传的“遗书”——两张巴掌大的白纸,上面清楚地写着诸多“遗愿”,比如:如果手术出了意外事故导致病人死亡,必须由院方最低赔偿30万元;赔偿未到位,尸体坚决不出医院大门……

    汨罗市人民医院院办主任蔡岳介绍说,“遗书”是5月8日一位护士在清洗器械、打扫卫生时发现的,一些医护人员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拍了照片,发到了微信朋友圈。

    一些医护人员向记者表示,一天有十几台手术,每次手术的风险都会做分析和评估,每次手术前都会对病人进行术前告知和谈话。写“遗书”的病人做的是简单的结石手术,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他们没想到病人会写这样的“遗书”。

    记者几经辗转,始终没有联系到写“遗书”的病人及其家属。汨罗市人民医院住院部的一位护士长说,5月10日这位病人就已经出院,他们对病人的情况并不熟悉。而且,出于保护病人隐私的考虑,他们也不方便透露患者的具体信息。

    蔡岳此前与这位病人见过面。他介绍说,病人是一位60多岁的农村老人,老人确认“遗书”是他写的,写“遗书”可能与过度焦虑有关,他害怕手术出问题。他告诉记者,病人手术成功后,恢复得很好;医院不会对该事进行深究,并要求医生、护士一如既往地对待其他患者。

    医患对立因何存在?

    发到微信上的一纸“遗书”,就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让人再次窥见近年来医患之间愈显冰冷的对立关系。

    汨罗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李红辉认为,现在很多人对医院的期望值过高,但实际上医院并不能“包治百病”。这种期望上的落差使得医患矛盾和对立很容易出现。

    正在汨罗市人民医院等待家人接受手术的当地市民于先生,听说“遗书”的事情后认为此事“不可理解”。他认为,医院是给人看病的,有些病治不好,医院也没办法,不能不顾事实“无理取闹”,这样“对社会风气不好”。

    湖南省律师协会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凡林认为,一些病人及家属因为不了解医学,单纯以结果为导向来判断医院对错;有些病人“想当然”地认为,医院怎么做都是“有问题的”。这种对立心态反映出医患关系乃至人与人关系的严重不信任,重建信任还需要从社会层面解决。

    事件曝光后,舆论也呈现出医患双方对立的态势:一方面,一些医疗从业者认为病人存在“医闹”思维,导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另一方面,一些普通民众认为,医院与患者沟通不足,加上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医患双方的隔膜愈发严重。

    对于这次“遗书”事件,蔡岳希望社会各方不要过度解读。医院以治病救人为本职工作,今后院方将加强对病人的术前、术后心理辅导和沟通工作,增进病人和家属对手术和医生的理解,同时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

    “我相信这位写‘遗书’的老人是患者中的少数,大部分的病人还是相信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同样,绝大多数医生都是爱岗敬业的,都想要尽心尽力把病人治好。”李红辉说。

    医患困局如何解?

    近年来,一些医患纠纷愈演愈烈,甚至演化成暴力流血事件,部分职业“医闹”更是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运营。有网友甚至戏称,现在“病死了搞医闹”已经成为了一些人发家致富的有效方式。

    “小闹小赔、大闹大赔。”李红辉说,一些医院存在维稳和息事宁人的思维。这使得一旦出现了医疗纠纷,病人或家属就会感到有“闹头”,从而不愿意通过法律等途径解决纠纷。

    事实上,“医闹”反映出医患双方正常沟通和病人维权渠道的不畅通。曾凡林认为,病人在使用法律手段维权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息不对称、时间成本太高。一场官司打下来,可能要花上一两年时间,导致很多病人不愿意走漫长的司法程序。

    据了解,现在不少地方均设有第三方的医疗纠纷协调委员会,但其矛盾调解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有业内人士坦言,第三方的调解机构在处理纠纷时,往往一味让医院“承担点责任”以息事宁人,这样反而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而且,有的患者认为第三方机构“有官办色彩”,对其信任度不高。

    曾凡林等专家建议,要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医患纠纷,而要解决“医闹”问题,根本途径是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社会服务部主任赵颜忠认为,重建医患之间的信任,需要让医患沟通渠道畅通,建立“让患者参与”的医患交流平台,给医患双方一个好好说话的空间和环境。

相关新闻

【观点1】郭红玲:重塑“遗书”背后的医患信任

2015-05-12 15:11:42

医患双方的信任就是一次次的血腥般的“利益博弈”之中变得脆弱不堪,医疗过程中一句话,一个动作或是眼神都有可能成为压倒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而发生了类似“温岭杀医案”的悲剧

【观点3】逯红亭:“遗书”事件是患者“无耐”的呐喊

2015-05-12 14:57:10

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医生做为救死扶伤的高尚职业,个别医生在巨额利益的引诱下放弃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良知,大赚“昧心钱”给医疗系统抹黑。

周明华:“索赔遗书”发出一份无声的警示

2015-05-12 08:25:45

搭建医患互信平台,更要广大医护人员始终保持谦逊而良善情怀,一气之下公开患者的遗书,对构建这个平台没有丝毫裨益。

刘天竺:术前留遗书 家人啥态度?

2015-05-11 16:59:00

这已不单是医患关系的问题,也不单是对医生的不信任,而是上升到道理、法律层面的问题,就值得全社会关注。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