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思团圆,家风道规矩

2016-02-08 11:20:27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贾东亮
在春节这个特殊时期,在每一天都感受家风,都传承家风,用精神的力量穿越一道道险关与滩涂,我们的家庭和社会更有风采。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辞旧迎新,阖家团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聚人气的传统节日,当举家欢聚一起,当整个房间弥漫着年味和亲情,这是一年最舒心的时刻。

    每到佳节思民俗。传统文化就“躲藏”在一个个民俗之中,就跳跃在一个个有文化的细节之中。比如,“杯不出栏,筷不出缘”。再比如,《礼记·曲礼》记载:(共餐时)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诸如此类的禁忌,在今天的一些地方仍有生命力。

    我们的父母也许没读过《礼记》,甚至大字认不得几个,但是并不妨碍他们讲规矩、懂礼仪。这就牵扯到家风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以春节吃团圆饭为例,无论座次安排,还是举筷夹菜,无论敬酒还是言谈都是有讲究的。在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告诫道,长辈不先动筷,小孩子不能动筷;夹菜时,不要站起身夹远处的菜;向长辈敬酒时,酒杯必须比长辈的酒杯低一些……

    这些都是规矩,也都涉及文明;这些都关乎家教,与涉及家风。“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些规矩永远都不会过时,也不应过时。如果坏了规矩,就乱了;如果忘了规矩,就找不到“回家”的路,那条含有文化基因的河流就可能断流。

    父母讲家风传给我们,我们又把家风传给孩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就是家风的魅力,也是传统文化的力量;这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子女的义务。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始终散发着勃勃生机,灿烂的风俗民俗之所以灿烂悠远,正与一个个家庭善待传统文化有关,与薪尽火传的文化使命有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注重”,已是无数个家庭的精神立柱,是千百年来的信念基石。在言谈举止中,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感受到了家教和家风的巨大分量。

    要求孩子懂礼貌、讲规矩,只是家风的一种。晚清重臣曾国藩,子孙后代英才辈出,与其良好家风大有干系。比如,曾国藩将“勤”字当作人生第一要义。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要要求子女勤劳,“诸男在家勤洒扫”,“诸女学洗衣,学煮茶烧菜”。平凡如你我的底层子弟,同样受益于家风,比如打小父母要求我们“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百善孝为先”等等,父母有时并未耳提面命,谆谆教诲,而是将家风包含在一次次的身教中,使我们印象深刻,终生难忘。

    当历史与现实对接,总能找到交集;当家风与家教重逢,总能滋养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正因为优秀的文化品质穿插其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春节这个特殊时期,在每一天都感受家风,都传承家风,用精神的力量穿越一道道险关与滩涂,我们的家庭和社会更有风采。(王石川)

相关新闻

过2016春节“廉关”,切记五大“忌”

2016-02-08 10:56:41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卢俊宇)近期,各级党政机关纷纷出台文件,紧盯享乐奢靡,强调纪律要求。道道铁令的高压下,明目张胆的节日歪风难见踪影,但节日送礼却并未销声匿迹,而是在新媒体技术的包装下更为隐蔽。如何过好年,不让“年节”害廉洁,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必过的一道关。2016的春节“廉关”如何过,下面五大“忌”不得不切记!

衡水市举行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

2016-02-08 10:44:05

金羊辞旧岁,福猴送吉祥。1月28日,《为你点赞》中央电视台送文化走基层暨“春绿衡水”2016年衡水市春节联欢晚会在衡水中学新校区博雅馆举行。

春节期间“12319”石家庄城管便民服务热线24小时值守

2016-02-10 10:03:12

石家庄市环卫、排水、道桥、夜景照明等城管系统工作人员,春节期间将坚守岗位,全力做好节日保障工作。

中纪委发“廉政红包”提示党员干部春节八事不能做

2016-02-08 10:09:39

日前,中央纪委通过其官网给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一封“廉政红包”,提醒党员干部可不能把纪律和规矩意识忘在九霄云外。春节期间,哪些事情不能做?昨日,中纪委官网给出温馨提醒。

春节回家,请收下父母的唠叨

2016-02-08 10:08:36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7日专电题:春节回家,请收下父母的唠叨新华社记者张丽娜不少年轻人回家过年都有共同的“一怕”——敌得过旅途千山万水的跋涉,扛不住父母千言万语的唠叨:可该结婚了吧,应该要小孩了,工资有多少,啥时候买房子……为了躲避老人的唠叨,不少人脚一落地就开始忙于各种聚会,晚上回来后又赶紧玩手机。可老人还是免不了要唠叨一番,这可是攒了一年的心里话啊。

热门推荐